美敦力支架降至6万以下心脉医疗降价40%:集中调价将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发布时间:2024-11-22 07:38:22
来源:华体会app登录入口8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文称,12家国内外企业重新制定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价格。此次调价范围广泛,覆盖了包括美敦力、心脉医疗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企业,涉及从主动调控系统到分体式分支型等多种支架类型。
其中,美敦力设定了统一最高售价,不一样的规格支架价格均不高于59614元。同时,多家企业则根据具体尺寸细化最高价。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心脉医疗在回应国家医保局价格虚高问询后,显著下调了Castor支架的终端价格,最高降幅在40%以上。
对于此次高端医疗器械的集中调价,医疗器械业内的人表示,高端医疗器械集中调价可能仅仅是个别案例,很难大范围波及到多个品种,否则对医保局来说将会是庞大的工作量。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家国内外主流企业集体调价,主要响应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与公众对价格虚高的反馈。此番调整通常不直接触动出厂价及企业整体利润,而是通过显著压缩流通环节的成本与支出,实现价格下调。预计降幅可达30%至40%,也再次体现了流通环节是价格虚高的主要源头。
在华夏基石业务副总裁李志华看来,集体调价可归结为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这也促使企业从两个方面做变革:一是转变业务模式,从依赖关系营销转向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二是重构盈利模式的不再单纯依赖配送等传统方式,而是探索如第三方物流等新模式。
此次调价涉及美敦力、心脉医疗在内的共12家国内外企业,包括北京有卓正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戈尔工业贸易有限公司、泰尔茂医疗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克莱立夫(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拓辰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调价情况后发现,可主动调控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腔内覆膜支架、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分体式分支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等多种适用于不同临床应用场景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类型均被波及。
从定价情况去看,美敦力统一设置最高售价,100mm、150mm、150mm锥形与200mm四个规格均不高于59614元。而包括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多家企业则以具体尺寸明确产品标价,如210mm型号不高于5.5万元,240mm型号则上升至不高于6.8万元。
相比之下,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列出了接近15种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的尺寸规格与对应价格。其中,80至200mm的锥形支架产品最高价在2.8万元至6.34万元之间浮动。
进一步对比别的企业,多家企业产品不一样的尺寸范围对应着不同的价格梯度。北京有卓正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在120—140mm与160—220mm区间的价格分别不高于3.2万元、3.8万元。
而心脉医疗的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尺寸范围更大,分别为60至190mm、200至210mm,对应价格分别不高于6.96万元与7.15万元。
心脉医疗的另一款直管型支架,Hercules Low Profile调价后最低不高于1.5万元,最高不高于3.8万元。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的价格被限定在6.24万元以下,尺寸越短价格越低。
此前,国家医疗保障局曾于8月19日就心脉医疗Castor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价格虚高问题发出问询。Castor支架(200mm长度)出厂价约为5万元,经代理商供应医疗机构的价格超12万元。
调价后,心脉医疗将200至210mm规格的Castor支架最高价设置为7.17万元,尺寸在60至100mm的则不高于3.1万元。
从调价结果来看,即使是同一型号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不同企业产品价格相差悬殊。例如,戈尔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和泰尔茂医疗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的100mm支架产品,前者价格不高于7.67万元,而后者则定价不高于4.66万元。
名单上的最高价为7.98万元,两家企业摘得,分别是戈尔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和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最低价则是心脉医疗、先健科技旗下的短尺寸支架系统,售价被限制在1.5万元以下。
国家医保局问询心脉医疗支架价格虚高时,曾要求企业详细说明出厂价、终端价及成本构成,近五年销售情况与利润,以及价差合理性和费用去向,并调查是不是真的存在不当营销行为。
李志华直言,医疗产品的价格链条中,从生产厂商到患者使用之间,存在着多个流通环节,这些环节往往导致了价格的大面积上涨,加价幅度有时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即便是较为普遍的情况也达到百分之三四十以上。这种高流通成本现象长期以来是行业内的共识,尽管这些环节对于产品的最终到达市场是必要的,但它们也带来了高昂的额外费用。
在李志华看来,国家医保局的介入和问询,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捅破”了窗户纸。这同时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并促使行业内部长期存在但未被充分揭示的问题浮出水面。其实,器械耗材领域的集采,早已打响了这一变革的前奏。集采通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推动了价格的理性回归,并鼓励国内外医疗机构纷纷调整价格策略。
“水分”来源,便是产生成本价、出厂价、终端价梯度的中间环节。在被问询后,心脉医疗回应称,200mm长度型号的Castor支架终端价格为12万元(含税),出厂价格为5.7万元(含税),出厂不含税价格接近5万元。Castor支架出厂价格和终端价格之间的价差,归属于承担了备货、手术跟台、教育培训服务、销售回款、推广、搭建分级的经销商网络、仓储及物流配送等职能的独立于公司的外部第三方经销商。
与此同时,心脉医疗表示:“决定在基本不影响出厂价格和利润的情况下,大幅压缩流通环节过高加价,将Castor支架等系列胸主支架产品终端价格调整为7万元左右或以下,降价幅度40%左右或以上。”从此次调价结果来看,与其公告情况基本一致。
对此,李志华分析称,价格降低的主要驱动力在于中间流通费用和营销推广费用的削减。这些费用曾长期占据医疗器械行业成本的重要部分,而此次调价则大大降低了这些非直接生产成本,使得产品价格更加贴近其真实价值。
价格调整后的市场格局或将发生显著变化。张毅指出,一方面,价格降低将增强患者负担能力,促进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另一方面,价格统一有助于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升市场透明度与规范性。
“对企业而言,价格变革是推动研发创新、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加速产品迭代升级的重要契机。为保持市场竞争力,企业需提升产品性价比,从而间接推动创新与发展。同时,医疗机构能以更低成本采购高质量设备,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可及性,增强机构竞争力。此外,价格调整还将促使医疗机构重新评估库存管理策略,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张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外,调价带来的连锁反应也体现了医疗行业的马太效应。李志华指出,短期内中小型企业确实面临挑战,可能难以兼顾产品创新与成本控制。从长期视角来看,这一过程将促使行业资源向更具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头部企业集中,推动整个医疗行业在质量、成本、规模和创新上实现全方面提升。未来的医疗行业,将是大规模的公司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与小企业专精特新并存的格局。
其实,医保局给出问询与降价压力,除了“挤水分”考虑,也是源于国产产品的质量提升的底气。
李志华表示,随着国内医疗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尤其是心脏支架等医疗器械领域,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的品质差距已大幅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的采购决策将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和患者利益。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还有助于提升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地,价格调整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连锁反应。张毅分析称,上游原材料供应商面临需求量开始上涨,需提升产能与供应质量;下游服务商如经销商则可能面临毛利率下降的挑战,需调整销售策略与成本控制。整个产业链需适应新价格环境,优化供应链管理与成本结构,同时流通环节成本的压缩有望减少不透明现象及医疗体系内的腐败风险。
李志华表示,上游供应商也受一定的影响,尽管原材料等成本方面的直接影响比较小。但产品降价核心在于削减流通和推广环节的费用,这间接促使上游企业优化成本结构,实现规模经济,以保持竞争优势。